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23846-2017 电镀用氨基磺酸钴.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用氨基磺酸钴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以钴盐或金属钴为原料制得的电镀用氨基磺酸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724 化学试剂 pH 值测定通则

3 要求

电镀用氨基磺酸钴的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1

项 目

指标

外观

红色,透明液体

钴(Co)含量/(g/L) ≥

150

镍(Ni)含量/(mg/L) ≤

50

铜(Cu)含量/(mg/L) ≤

5

铁(Fe)含量/(mg/L) ≤

10

铅(Pb)含量/(mg/L) ≤

10

锌(Zn)含量/(mg/L) ≤

5

锰(Mn)含量/(mg/L) ≤

5

钠(Na)含量/(mg/L) ≤

5

铬(Cr)含量/(mg/L) ≤

5

GB/T 23846—2017

1 ( )

项 目

指标

硫酸盐(以SO₄²计)含量/(mg/L) ≤

500

氯化物(以CI计)含量/(mg/L) ≤

5

pH值

3.8~4.2

密度(20℃)/(g/mL) ≥

1.448

4 试验方法

4.1 一般规定

本标准中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按GB/T
6682 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GB/T 601、

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

4.2 试液的制备

4.2.1 试液 A 的制备

量取10.00 mL 试样于100 mL 容量瓶中,移液管靠壁放置流15 min,
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为

试液 A.

4.2.2 试液 B 的制备

量取100.00 mL 试样于250 mL 容量瓶中,移液管靠壁放置流15
min,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为

试液 B。

4.3 外观的测定

量取50 mL 试样,注入50 mL 比色管中,沿比色管直径对光目视测定。

4.4 钴含量的测定

4.4.1 原理

在碱性介质中,钴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反应,以紫脲酸铵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紫红色为终点。

4.4.2 试剂

4.4.2.1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pH≈10。

4.4.2.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5 mol/L。

4.4.2.3 紫脲酸铵混合指示剂。

4.4.3 分析步骤

量取5.00 mL 试液A (见4.2.1)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水至约50 mL,
摇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前1 mL
时[根据取样量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标准滴定溶液

GB/T 23846—2017

的浓度计算标准滴定溶液的量],加10 mL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0.05 g~0.
1g 紫脲酸铵混合指示剂,

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紫红色为终点。

4.4.4 结果计算

钴(Co) 含 量X₁, 数 值 以g/L 表示,按式(1)计算:

style="width:2.82004in;height:0.63998in" /> (1)

式中:

V —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 ——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 钴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58.933);

5 ——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5/100—— 测定时量取试液体积与试液总体积的比值。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

4.5 镍含量的测定

4.5.1 原理

处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原子共振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基态镍原子对作为锐
线光源的镍的空心阴极灯所辐射的单色光产生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浓

度成正比。

4.5.2 试 剂

4.5.2.1 盐酸溶液:1+9。

4.5.2.2 镍(Ni

4.5.3 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镍空心阴极灯。

4.5.4 分析步骤

取四只50 mL 容量瓶,分别向其中加入1.00 mL 试 液 B (见4.2.2)、5 mL
盐酸溶液,再依次加入 0 mL 、0.2 mL 、0.4mL 、0.8mL
的镍标准溶液(对应镍的质量为0 mg 、0.02 mg 、0.04 mg 、0.08 mg),用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点燃空气-
乙炔火焰,以体积分数为1%

的盐酸溶液调零,在波长为232.0 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4.5.5 结果计算

以加入的标准溶液中镍的质量为横坐标,相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

标相交,交点的质量即为被测溶液中镍的质量。该质量也可根据测定的吸光度用回归方程法计算。

镍(Ni) 含量 X₂, 数值以 mg/L 表示,按式(2)计算:

style="width:4.25335in;height:0.5533in" /> (2)

式中:

m ——
从曲线上查得的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的镍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100 — 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GB/T 23846—2017

1/250— 测定时量取试液体积与试液总体积的比值。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0%。

4.6 铜含量的测定

4.6.1 原理

处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原子共振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基态铜原子对作为锐
线光源的铜的空心阴极灯所辐射的单色光产生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浓

度成正比。

4.6.2 试剂

4.6.2.1 盐酸溶液:1+9。

4.6.2.2 铜(Cu

4.6.3 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铜空心阴极灯。

4.6.4 分析步骤

取四只50 mL 容量瓶,分别向其中加入10.00 mL 试 液B (见4.2.2)、5 mL
盐酸溶液,再依次加入 0 mL 、0. 1mL 、0.2mL 、0.3mL
的铜标准溶液(对应铜的质量为0 mg 、0.01 mg 、0.02 mg 、0.03 mg),用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点燃空气-乙炔火焰,以体积分数为1%

的盐酸溶液调零,在波长为324.8 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4.6.5 结果计算

以加入的标准溶液中铜的质量为横坐标,相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

标相交,交点的质量即为被测溶液中铜的质量。该质量也可根据测定的吸光度用回归方程法计算。

铜(Cu) 含量 X₃, 数值以mg/L 表示,按式(3)计算:

style="width:4.16666in;height:0.57332in" /> (3)

式中:

m ——
从曲线上查得的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的铜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100 ——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10/250——测定时量取试液体积与试液总体积的比值。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5%。

4.7 铁含量的测定

4.7.1 原理

处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原子共振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基态铁原子对作为锐
线光源的铁的空心阴极灯所辐射的单色光产生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浓

度成正比。

4.7.2 试剂

4.7.2.1 盐酸溶液:1+9。

GB/T 23846—2017

4.7.2.2 铁(Fe

4.7.3 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铁空心阴极灯。

4.7.4 分析步骤

取四只50 mL 容量瓶,分别向其中加入10.00 mL 试 液 B (见4.2.2)、5 mL
盐酸溶液,再依次加 0mL 、0.5mL 、1.0mL 、1.5mL
的铁标准溶液(对应铁的质量为0 mg 、0.05 mg 、0.10 mg 、0.15 mg),用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点燃空气-乙炔火焰,以体积分数为1%

的盐酸溶液调零,在波长为248.3 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4.7.5 结果计算

以加入的标准溶液中铁的质量为横坐标,相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

标相交,交点的质量即为被测溶液中铁的质量。该质量也可根据测定的吸光度用回归方程法计算。

铁(Fe) 含量 X₄, 数值以mg/L 表示,按式(4)计算:

style="width:4.17342in;height:0.56672in" /> (4)

式中:

m —
从曲线上查得的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的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100 — 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10/250——测定时量取试液体积与试液总体积的比值。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5%。

4.8 铅含量的测定

4.8.1 原理

处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原子共振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基态铅原子对作为锐
线光源的铅的空心阴极灯所辐射的单色光产生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样品中该元素的浓

度成正比。

4.8.2 试 剂

4.8.2.1 盐酸溶液:1+9。

4.8.2.2 铅(Pb

4.8.3 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铅空心阴极灯。

4.8.4 分析步骤

取四只50 mL 容量瓶,分别向其中加入10.00 mL 试 液 B (见4.2.2)、5 mL
盐酸溶液,再依次加入 0mL 、0.5 mL 、1.0mL 、1.5mL
的铅标准溶液(对应铅的质量为0 mg 、0.05 mg 、0.10 mg 、0.15 mg),用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点燃空气-
乙炔火焰,以体积分数为1%

的盐酸溶液调零,在波长为283.3 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GB/T 23846—2017

4.8.5 结果计算

以加入的标准溶液中铅的质量为横坐标,相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

标相交,交点的质量即为被测溶液中铅的质量。该质量也可根据测定的吸光度用回归方程法计算。

铅(Pb) 含量 X₅, 数 值 以mg/L 表示,按式(5)计算:

style="width:4.16666in;height:0.57354in" /> (5)

式中:

m ——
从曲线上查得的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的铅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100 ——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10/250——测定时量取试液体积与试液总体积的比值。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5%。

4.9 锌含量的测定

4.9.1 原理

处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原子共振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基态锌原子对作为锐
线光源的锌的空心阴极灯所辐射的单色光产生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浓

度成正比。

4.9.2 试 剂

4.9.2.1 盐酸溶液:1+9。

4.9.2.2 锌(Zn

4.9.3 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锌空心阴极灯。

4.9.4 分析步骤

取四只50 mL 容量瓶,分别向其中加入10.00 mL 试液 B (见4.2.2)、5 mL
盐酸溶液,再依次加入 0mL 、0. 1mL 、0.2mL 、0.3mL
的锌标准溶液(对应锌的质量为0 mg 、0.01 mg 、0.02 mg 、0.03 mg),用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点燃空气-
乙炔火焰,以体积分数为1%

的盐酸溶液调零,在波长为213.9 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4.9.5 结果计算

以加入的标准溶液中锌的质量为横坐标,相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

标相交,交点的质量即为被测溶液中锌的质量。该质量也可根据测定的吸光度用回归方程法计算。

锌(Zn) 含量 X 。,数 值 以mg/L 表示,按式(6)计算:

style="width:4.16666in;height:0.57332in" /> (6)

式中:

m —
从曲线上查得的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的锌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100 — 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10/250——测定时量取试液体积与试液总体积的比值。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5%。

GB/T 23846—2017

4.10 锰含量的测定

4.10.1 原 理

处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原子共振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基态锰原子对作为锐
线光源的锰的空心阴极灯所辐射的单色光产生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浓

度成正比。

4.10.2 试 剂

4.10.2.1 盐酸溶液:1+9。

4.10.2.2 锰 (Mn

4.10.3 仪 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锰空心阴极灯。

4.10.4 分析步骤

取四只50 mL 容量瓶,分别向其中加入10.00 mL 试 液 B (见4.2.2)、5 mL
盐酸溶液,再依次加入 0mL 、0.2 mL 、0.4 mL 、0.6mL
的锰标准溶液(对应锰的质量为0 mg 、0.02 mg 、0.04 mg 、0.06 mg),用 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点燃空气-
乙炔火焰,以体积分数为1%

的盐酸溶液调零,在波长为279.5 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4.10.5 结果计算

以加入的标准溶液中锰的质量为横坐标,相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

标相交,交点的质量即为被测溶液中锰的质量。该质量也可根据测定的吸光度用回归方程法计算。

锰 (Mn) 含 量 X,, 数 值 以mg/L 表示,按式(7)计算:

style="width:4.16666in;height:0.5599in" /> (7)

式 中 :

m ——
从曲线上查得的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的锰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100 — — 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10/250 — — 测定时量取试液体积与试液总体积的比值。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5%。

4.11 钠含量的测定

4.11.1 原 理

处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原子共振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基态钠原子对作为锐
线光源的钠的空心阴极灯所辐射的单色光产生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浓

度成正比。

4.11.2 试 剂

4.11.2.1 盐酸溶液:1+9。

4.11.2.2 钠 (Na

GB/T 23846—2017

4.11.3 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钠空心阴极灯。

4.11.4 分析步骤

取四只50 mL 容量瓶,分别向其中加入10.00 mL 试 液 B (见4.2.2)、5 mL
盐酸溶液,再依次加入 0 mL 、0.5 mL 、1.0mL 、1.5mL
的钠标准溶液(对应钠的质量为0 mg 、0.05 mg 、0.10 mg 、0.15 mg),用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点燃空气-
乙炔火焰,以体积分数为1%

的盐酸溶液调零,在波长为589.0 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4.11.5 结果计算

以加入的标准溶液中钠的质量为横坐标,相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

标相交,交点的质量即为被测溶液中钠的质量。该质量也可根据测定的吸光度用回归方程法计算。

钠(Na) 含量 Xs, 数 值 以mg/L 表示,按式(8)计算:

style="width:4.20001in;height:0.55352in" /> (8)

式中:

m —
从曲线上查得的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的钠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100 — 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10/250— 测定时量取试液体积与试液总体积的比值。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5%。

4.12 铬含量的测定

4.12.1 原理

处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原子共振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基态铬原子对作为锐
线光源的铬的空心阴极灯所辐射的单色光产生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浓

度成正比。

4.12.2 试剂

4.12.2.1 硫酸溶液:1+9。

4.12.2.2 硫酸钠溶液:110 g/L。

4.12.2.3 铬(Cr

4.12.3 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铬空心阴极灯。

4.12.4 分析步骤

取四只50 mL 容量瓶,分别向其中加入10.00 mL 试 液 B (见4 .2
.2),依次加入0 mL 、0.5 mL、 1.0 mL 、1.5mL
的铬标准溶液(对应铬的质量为0 mg 、0.05 mg 、0.10 mg 、0.15 mg),再各加5
mL 硫 酸 溶液、5 mL
硫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点燃空气-

乙炔火焰,以体积分数为1%的盐酸溶液调零,在波长为357.9 nm
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GB/T 23846—2017

4.12.5 结果计算

以加入的标准溶液中铬的质量为横坐标,相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

标相交,交点的质量即为被测溶液中铬的质量。该质量也可根据测定的吸光度用回归方程法计算。

铬(Cr) 含量X 。,数 值 以mg/L 表示,按式(9)计算:

style="width:4.18003in;height:0.57332in" /> (9)

式中:

m —
从曲线上查得的或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的铬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100 ——试料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10/250——测定时量取试液体积与试液总体积的比值。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25%。

4.13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4.13.1 原 理

硫酸根与钡离子在酸性介质中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在乙醇溶液中形成浑浊液,与标准浑浊液进

行目视比浊。

4.13.2 试剂

4.13.2.1 无水乙醇。

4.13.2.2 盐酸溶液:1+4。

4.13.2.3 氯化钡溶液:250 g/L。

4.13.2.4 硫酸盐(以SO²- 计

4.13.3 分析步骤

4.13.3.1 不含硫酸根的氨基磺酸钴溶液的制备

量取20.00 mL 试 液A (见4.2.1)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20 mL 无水乙醇、2
mL 盐酸溶液,在不

断摇动下滴加10 mL 氯化钡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2 h~18h,
过滤,收集滤液。

4.13.3.2 试液的制备

量取20.00 mL 试 液A (见4.2. 1)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为溶液 B 。分 取 10.00mL 溶 液B 于 2
5 mL 比色管中,加入5 mL 无水乙醇,1 mL 盐酸溶液,在不断摇动下滴加2.5
mL

氯化钡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3.3.3 标准比对溶液的制备

取 1 0 mL 不含硫酸根的氨基磺酸钴溶液(见4.13.3.1)于25 mL
比色管中,加入0.5 mL 的硫酸盐 标准溶液、3 mL 无水乙醇、0.8 mL
盐酸溶液,在不断摇动下滴加1.5 mL 氯化钡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与同体积试样溶液同时同样处理。

4.13.3.4 测定

将试液与标准比对溶液同时放置10 min
进行目视比浊,试液所呈浊度不得大于标准比对溶液。

GB/T 23846—2017

4.14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4.14.1 原理

氯离子与银离子在酸性介质中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对此浑浊液进行目视比浊。

4.14.2 试剂

4.14.2.1 硝酸溶液:1+3。

4.14.2.2 硝酸银溶液:17 g/L。

4.14.2.3 氯化物(以Cl- 计
4.14.2.4 氯化物(以 CI- 计
量取10.00 mL 氯化物标准溶液(见4.14.2.3)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

液使用时现配。

4.14.3 分析步骤

4.14.3.1 不含氯化物的氨基磺酸钴溶液的制备

量取10.00 mL 试样于100 mL 容量瓶中,移液管靠壁放置流15 min,加入10 mL
硝酸溶液、5 mL

硝酸银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2 h~18 h,过滤,收集滤液。

4.14.3.2 试液的制备

量取20.00 mL 试液 A (见4.2.1)于25 mL 比色管中,加2 mL 硝酸溶液,1 mL
硝酸银溶液,稀释至

刻度,摇匀。

4.14.3.3 标准比对溶液的制备

取10 mL 不含氯化物的氨基磺酸钴溶液(见4.14.3.1)于25 mL 比色管中,加入0.5
4.14.2.4
硝酸银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与同体积试样溶液同时同样

处理。

4.14.3.4 测定

将试液与标准比对溶液同时放置10 min
进行目视比浊,试液所呈浊度不得大于标准比对溶液。

4.15 pH 值的测定

按 GB/T 9724 中的规定对试样直接测定。

4.16 密度(20℃)的测定

4.16.1 原理

不同密度的液体,密度计浸入液体的高度不同,根据不同的高度,确定液体的密度。

4.16.2 仪器

4.16.2.1 玻璃密度计:1.40 g/mL~1.50
g/mL,分度值0.001。

4.16.2.2 温度计:0℃~50℃,分度值为0.5℃。

4.16.2.3 恒温水浴锅。

GB/T 23846—2017

4.16.3 测定

用试样洗涤量筒和密度计,取一定量的试样置于量筒中,放入密度计和温度计,再将量筒放入20
℃士

1℃的恒温水浴锅中,当量筒内样品保持在20℃±1℃,读出密度计的读数。

5 检验规则

5.1
出厂的产品应由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产品按批检验,产品以灌装前,经同一混合设
备,最后一次混合的液体所生成的匀质产品为一批。生产厂应保证每批出厂的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每批出厂的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批号或生产日
期和本标准编号。

5.2 本标准要求中的全部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其中外观、钴含量、pH
值、密度为出厂检验项目。
正常情况下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原辅材料来源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b) 停产三个月,恢复生产时;

c)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5.3 检验用的样品,由质检部门专人随机采样,采样应符合 GB/T 6678—2003
中7.6的规定。取样总

量不少于1000 mL。

5.4
将取得的样品充分混匀,分别装入两个清洁、干燥、带磨口塞的瓶中,密封。瓶上贴标签,注明生产
企业名称、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
一瓶用于检验,另一瓶作为保留样保存三个月。

5.5 检验结果按GB/T 8170
中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是否符合本标准。若检验结果如有指标不符
合本标准的要求,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单元中采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
的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
出厂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批
号或生产日期、净含量、本标准编号等。

6.2 产品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 塑料桶包装,每桶净重30 kg、300
kg,或按用户要求包装。

6.3 产品运输时包装要密闭,运输过程中,防止受热和雨淋。

6.4 产品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处。贮存期为12个月。

7 安全

7.1
本标准规定的氨基磺酸钴为氨基磺酸钴的水溶液,暗红色液体,浓稠,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其
性质稳定,遇火不燃烧,偏酸性,其主要危害为钴的重金属污染。

7.2
如不慎误食,请立即诱导呕吐,或喝肥皂水或者浓盐水,直到呕吐干净为止,并看医生确诊(当误食
者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状况时,请勿诱导呕吐或给其喝任何东西)。如不慎入眼,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
洗眼睛至少15 min,并看医生确诊。如若不慎接触皮肤,请用大量清水冲洗。

7.3
请勿将流出的液体冲入下水道。如溢出,请用苏打或石灰覆盖污染区域,它将形成一层浓稠的碱
性浆液,并将浆液盛入钢制或聚乙烯容器内,按照对重金属残余物处理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安全处理。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23846-2017 电镀用氨基磺酸钴.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DB11-T 1242-2023 “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店基本要求及评定 北京市.pdf